亚新体育亚新体育原标题:《深入推动“治垃圾” 助力乡村振兴——访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彭园花》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贵阳市开展的农村“治垃圾”工作,成为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去年,贵阳市农村“治垃圾”取得一定的成绩。今年,这项工作如何推进?围绕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贵阳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彭园花。
彭园花认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贵阳市不少乡村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转变,垃圾收运处置从无人统筹、各自为政转为规范有序管理,村容村貌变得风景如画。但也应看到,一些地区的卫生状况、垃圾清理工作还不能令人满意,农用塑料薄膜被随意丢弃,不仅影响人居环境,也对生态环境和村民健康构成威胁亚新体育。
破解垃圾治理难题,推进垃圾分类是关键。相较于城市,农村垃圾成分复杂、量多分散、堆放随意且收运困难,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不强。因此亚新体育,去年贵阳市探索推行了“五点减量法”,相关硬件设施实现全覆盖,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有效减少了需外运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
彭园花建议,从拓宽资金渠道、创新宣传手段、优化配套设施以及加强基层治理等几个方面,对“治垃圾”工作进行提升完善。
第一,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路径和投入力度。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唯一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民生工程,应由政府保底,但农民作为受益主体,也应适当地承担清洁费用。应努力探索多元化、合理化的资金筹集路径,例如尝试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项目整体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措资金,解决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各主体资金占比结构。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环卫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推广“政府+村集体”或“政府+村集体+村民”等模式。
第二,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最重要的是积极创新宣传教育活动方式,运用口诀、歌谣等生动形式,推行记得住、易操作的方法,激发村民分类处理垃圾的主动性。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使农村的年轻人了解垃圾分类、关心垃圾分类;针对老年人,可到老年人经常聚集聊天的村口,以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宣传,加深他们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同。
农村基层组织还可以经常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学校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相关课程,或者在学校定期举办宣传讲座,以学生带动家庭,提升群众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三,健全优化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不能完全模仿和照搬城市垃圾处理模式,应明确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比如在垃圾分类配套设施的大小设置就要和城市进行区别对待,农村多落叶,在垃圾桶的开口设计上,就应因地制宜对开口尺寸进行改良,以便于落叶的投放,同时适当增减其他垃圾桶和有害垃圾桶的容纳量。
第四,强化监督完善管理。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强化制度保障,补齐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监管短板,用制度推进垃圾分类简便化、参与全民化、管理长效化。基层政府部门、公安机关等应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工作,相互配合和监督,加大对违法收运处置垃圾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由村民轮流加入监管队伍,定期进行巡逻,深化垃圾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村干部、村民、志愿者的作用,对保洁工作进行监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